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颁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将对数据安全法逐条解读,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数据安全法规的最新动态。
数据安全法逐条解读
1、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第三条: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以数据安全为人民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
2、数据分类
第四条:根据数据安全风险程度,将数据分为以下等级:
(一)重要数据: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据;
(二)核心数据: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特别重要影响的数据;
(三)一般数据:除前两款规定外的其他数据。
3、数据安全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五条:国家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第六条:数据处理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二)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三)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数据;
(四)不得非法获取、出售、提供或者使用他人数据。
4、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第七条:数据处理者应当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发现数据安全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第八条:数据处理者发现数据安全风险可能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5、数据安全监测
第九条:国家建立数据安全监测制度,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十条:数据处理者应当配合国家数据安全监测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6、数据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
第十一条:国家建立数据安全预警制度,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预警。
第十二条:数据处理者应当制定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7、数据安全国际合作
第十三条:国家加强数据安全国际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数据安全规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8、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据安全法逐条解读,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我国数据安全法规的最新动态,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共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逐条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