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为了确保大数据安全,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旨在指导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构建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生态体系。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概述
1、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安全防护能力,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规范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共享与开放。
2、大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标准: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概念、安全原则等。
(2)技术标准:包括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
(3)管理标准:包括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合规性管理等。
(4)评估与认证标准:包括安全评估、安全认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术语和定义
(1)大数据:指在一定时间内,以人类可处理的方式,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
(2)数据安全:指保护数据免受非法访问、篡改、泄露等风险的能力。
(3)系统安全: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免受非法访问、篡改、攻击等风险的能力。
(4)网络安全:指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免受非法访问、篡改、攻击等风险的能力。
2、技术标准
(1)数据安全:采用加密、脱敏、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在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的安全。
(2)系统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技术,保障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安全。
(3)网络安全:采用网络安全设备、安全协议、安全防护策略等技术,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管理标准
(1)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风险管理:对大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风险可控。
(3)合规性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确保大数据安全合规。
4、评估与认证标准
(1)安全评估:对大数据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技术、管理、合规性等方面。
(2)安全认证:对大数据安全产品、服务进行认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为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实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可以有效降低大数据安全风险,保障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应继续加强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推动大数据安全生态体系建设,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