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教学大纲
1、课程概述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算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课程目标
(1)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
(3)了解计算机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具备独立完成计算机视觉项目的能力。
3、课程内容
(1)计算机视觉基础知识
包括图像处理、图像特征、几何变换、深度学习等。
(2)图像处理
介绍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基本操作,以及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恢复等高级技术。
(3)特征提取
讲解特征提取的基本原理,如SIFT、SURF、ORB等,并介绍如何利用特征进行图像匹配、目标检测等。
(4)目标检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介绍目标检测的基本方法,如基于区域的方法、基于候选区域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5)图像分类
讲解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并介绍实际应用中的图像分类任务。
(6)计算机视觉应用
介绍计算机视觉在人脸识别、目标跟踪、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授课计划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与图像处理(2周)
(1)课程导入: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图像处理基础: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
(3)图像增强与图像分割:图像增强方法、图像分割算法;
(4)图像恢复:图像去噪、图像复原等。
2、第二阶段: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3周)
(1)特征提取:SIFT、SURF、ORB等;
(2)图像匹配:特征匹配、描述符匹配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目标检测:基于区域的方法、基于候选区域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3、第三阶段:图像分类与计算机视觉应用(3周)
(1)图像分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2)计算机视觉应用:人脸识别、目标跟踪、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分析等。
4、第四阶段:综合实践与项目答辩(2周)
(1)综合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计算机视觉项目;
(2)项目答辩:展示项目成果,接受师生提问。
5、第五阶段:课程总结与复习(1周)
(1)课程总结: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2)复习与巩固: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视觉知识,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标签: #计算机视觉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