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出发,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及范围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提供公共通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为这些基础设施提供支撑、保障服务的系统、设施、数据等,具体包括以下领域:
1、信息基础设施:如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
2、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如教育、医疗、社保、交通、能源等;
3、金融基础设施:如银行、证券、保险等;
4、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责任与义务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和规划;
(2)明确网络安全责任,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4)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2、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包括:
(1)定期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4)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安全威胁。
3、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3)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与研究。
4、积极配合网络安全监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积极配合网络安全监管,包括:
(1)如实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接受网络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3)配合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培训等工作。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共同维护网络安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