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标准,本文将深度解析工信部数据安全等级划分的最新标准,并探讨其实施要点。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原则
1、综合性原则: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应综合考虑数据类型、数据重要性、数据敏感性、数据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因素。
2、层次性原则: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应形成从低到高、逐级提升的等级体系。
3、动态性原则: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应根据数据安全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
4、可操作性原则: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应便于实际操作,便于企业和组织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数据安全等级。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第一级:普通数据
普通数据指一般性的业务数据,如企业内部员工基本信息、一般性业务报表等,该等级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造成重大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第二级:重要数据
重要数据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有一定影响的数据,该等级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较大影响,但不会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危害。
3、第三级:关键数据
关键数据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数据,该等级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严重影响,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造成较大危害。
4、第四级:核心数据
核心数据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有极其重要影响的数据,该等级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极其严重影响,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危害。
5、第五级:顶级数据
顶级数据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有极端重要影响的数据,该等级数据泄露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极端严重影响,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公民个人权益造成极其严重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施要点
1、明确数据分类: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数据安全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数据安全等级。
2、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3、采取技术措施:企业应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4、加强人员培训:企业应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5、定期评估与改进:企业应定期对数据安全等级划分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数据安全策略。
工信部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旨在加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数据安全需求,合理划分数据安全等级,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随着数据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应持续关注数据安全等级划分的最新标准,不断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标签: #工信部数据安全等级划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