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并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进行数据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原理及方式,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技术。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存储原理
1、数据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来组织数据,关系模型由关系(Table)、属性(Column)和元组(Row)组成。
(1)关系:关系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结构,它由属性和元组构成,在二维表格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元组,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2)属性:属性是关系的组成部分,它描述了元组中某一方面的特征,在学生信息表中,学号、姓名、性别等都是属性。
(3)元组:元组是关系中的数据记录,它由若干个属性值组成,在学生信息表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学生的信息,即为一个元组。
2、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语言,它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并、差等操作,这些操作可以对关系进行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选择:选择操作用于从关系中选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组,查询学号为“001”的学生信息。
(2)投影:投影操作用于从关系中选出特定的属性,查询所有学生的姓名。
(3)连接:连接操作用于将两个关系合并为一个关系,查询学生的姓名和课程名称。
(4)并、差:并操作用于将两个关系合并为一个关系,而差操作用于从关系中删除与另一个关系相同的元组。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存储方式
1、表格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存储数据,每个表格对应一个关系,表格中的行表示元组,列表示属性,这种存储方式便于数据查询、更新和删除。
2、索引存储
索引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用于提高查询效率的一种数据结构,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但会增加存储空间,关系型数据库中常用的索引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B树索引:B树索引是一种多级索引结构,它将数据存储在树形结构中,查询时,可以通过树形结构快速定位到所需数据。
(2)哈希索引:哈希索引是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索引结构,它将数据存储在哈希表中,查询时,可以通过哈希函数快速定位到所需数据。
3、数据库引擎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引擎来管理数据,常见的数据库引擎有:
(1)InnoDB:InnoDB是一种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它提供了行级锁定和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等特性。
(2)MyISAM:MyISAM是一种非事务型存储引擎,它提供了表级锁定和索引缓存等特性。
关系型数据库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采用关系模型和关系代数进行数据操作,它通过索引、数据库引擎等技术提高数据查询、更新和删除的效率,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原理及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一重要技术。
标签: #关系型数据库以什么方式存储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