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数据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对金融监管和业务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加强监管数据质量管理,提高监管效率,中国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文将深入解析《方案》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于构建数据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方案》出台背景
近年来,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据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虚假、遗漏、错误等问题,影响监管决策和业务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程度低,难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3、监管数据来源单一,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难以全面掌握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监管数据质量管理,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明确治理目标,通过专项治理,提高监管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优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得到有效管理。
3、完善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监管数据标准,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数据质量。
4、加强数据共享,推动监管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跨机构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5、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对金融机构数据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方案》重要意义
1、提高监管效率,通过提高数据质量,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加精准、高效地开展监管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促进业务发展,数据质量提升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自身经营状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益。
3、构建数据治理新格局,通过《方案》的实施,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为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方案》的出台,对于提高监管数据质量、构建数据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方案》要求,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保监局数据治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