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个人隐私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为加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保护个人隐私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删除等环节,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二)设立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各部门负责人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原则
(一)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使用个人隐私数据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不得超出业务需求范围。
(二)最小化原则:收集、使用个人隐私数据时,应尽量减少数据项和数量,不得过度收集。
(三)安全保密原则: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隐私数据安全,防止泄露、篡改、损毁等。
(四)责任到人原则:明确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一)数据收集
1、依法取得个人同意:在收集个人隐私数据前,应取得个人明确同意,并告知数据用途、使用范围、保存期限等。
2、最小化原则:收集个人隐私数据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超出业务需求范围。
(二)数据存储
1、采取物理、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存储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损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定期检查数据存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数据使用
1、严格按照数据收集时的用途、使用范围使用个人隐私数据。
2、不得将个人隐私数据用于任何非法用途。
(四)数据传输
1、采取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2、不得通过非安全渠道传输个人隐私数据。
(五)数据删除
1、在数据保存期限届满后,及时删除个人隐私数据。
2、删除数据前,应确保数据已无法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事件处理
(一)发现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二)及时报告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事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对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监督检查与考核
(一)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
附则
(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制度由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如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