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问题,为规范数据治理,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从《指引》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指引》出台背景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数据安全风险、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利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也给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规范性文件。
1、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职责,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具体包括:
(1)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政策和标准,协调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
(2)设立数据管理部门,负责数据治理的具体实施,包括数据质量、安全、合规等方面。
(3)设立数据治理团队,负责数据治理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
2、数据治理流程
《指引》明确了数据治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应用、共享、销毁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采集: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数据质量满足业务需求。
(2)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存储规范,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3)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应用: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利用数据,提升业务效率。
(5)数据共享: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跨部门、跨机构的共享。
(6)数据销毁:按照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对不再需要的数据进行销毁。
3、数据治理技术
《指引》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采用先进的数据治理技术,提高数据治理效率,具体包括:
(1)数据质量管理技术:如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质量评估等。
(2)数据安全技术: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3)数据治理工具:如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质量管理工具等。
《指引》实施路径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数据治理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明确数据治理目标、原则和重点。
3、完善数据治理制度,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建立数据治理流程,规范数据治理操作。
5、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数据治理效率。
6、加强数据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治理方向和路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精神,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体系,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