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中断服务函数的调用条件
1、中断源产生中断请求
中断服务函数的调用是由中断源产生的中断请求触发的,中断源可以是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也可以是CPU内部事件,如除法溢出、单步中断等。
2、CPU检测到中断请求
当中断源产生中断请求后,CPU会自动检测中断请求,如果CPU处于开中断状态,且中断请求的优先级高于当前正在执行的中断,CPU将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中断请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中断向量表查询中断服务函数地址
CPU在检测到中断请求后,会查找中断向量表,以获取对应中断服务函数的地址,中断向量表是一张存储中断服务函数地址的表格,其中每个中断号对应一个中断服务函数的地址。
4、调用中断服务函数
CPU根据中断向量表中获取的中断服务函数地址,调用对应的中断服务函数,中断服务函数开始执行,处理中断请求。
中断服务函数需要注意的事项
1、保存现场
在调用中断服务函数之前,需要保存当前程序的现场,包括寄存器状态、程序计数器等,这样可以确保在执行中断服务函数后,能够恢复到中断前的状态,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2、禁用中断
在中断服务函数执行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中断嵌套,需要禁用中断,这样可以确保中断服务函数能够顺利完成,不会受到其他中断的干扰。
3、快速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断服务函数通常具有很高的优先级,因此需要尽量快速执行,在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时,应注意代码的简洁性,避免不必要的循环和延时。
4、注意内存访问
中断服务函数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访问内存,为了保证内存访问的正确性,需要确保中断服务函数在执行过程中不会破坏内存中的数据。
5、释放资源
在执行完中断服务函数后,需要释放所使用的资源,如中断向量表、寄存器等,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泄露,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6、恢复现场
中断服务函数执行完成后,需要恢复程序的现场,包括寄存器状态、程序计数器等,这样可以确保中断服务函数执行完毕后,能够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7、避免死锁
在中断服务函数中,要注意避免死锁现象的发生,在处理多个中断请求时,需要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每个中断请求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8、注意中断优先级
在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过程中,要考虑中断优先级的问题,优先级高的中断请求应该优先处理,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9、优化代码结构
为了提高中断服务函数的执行效率,需要优化代码结构,可以使用函数指针、中断向量化等技术,简化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
10、考虑兼容性
在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时,要考虑不同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的兼容性,确保中断服务函数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中断服务函数在处理中断请求时,需要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标签: #中断服务函数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调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