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课程概述
计算机视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技术,并具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1、引言(1课时)
- 计算机视觉的定义与历史
- 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
- 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2、图像处理基础(10课时)
- 图像的表示与存储
- 图像的获取与采集
- 图像的增强与复原
- 图像的分割与描述
- 图像的变换与几何处理
- 图像的压缩与编码
3、颜色处理(5课时)
- 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
- 颜色滤波与颜色分割
- 颜色直方图与颜色直方图匹配
- 颜色聚类与颜色分类
4、图像特征提取与描述(10课时)
- 空间域特征提取
- 频域特征提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纹理特征提取
- 光度特征提取
- 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
5、目标检测与跟踪(10课时)
- 目标检测方法
- 目标跟踪算法
-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跟踪
- 目标检测与跟踪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6、3D重建与立体视觉(10课时)
- 3D重建的基本原理
- 立体视觉原理与方法
- 3D重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 3D重建与立体视觉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前景
7、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10课时)
- 深度学习的概述
- 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深度学习的优化算法
- 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案例
8、计算机视觉中的强化学习(5课时)
- 强化学习的概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强化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 强化学习在目标检测、跟踪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9、计算机视觉在具体领域的应用(10课时)
- 计算机视觉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 计算机视觉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 计算机视觉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 计算机视觉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10、课程总结与展望(2课时)
- 计算机视觉课程回顾
-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趋势
- 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方向
课程考核
1、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计算机视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3、期末考试(30%):考察学生对计算机视觉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1、教材:《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Peter K. Fujita 著)
2、教学课件: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制作的教学课件
3、在线资源:国内外相关课程视频、论文、技术报告等
4、实验平台:提供计算机视觉实验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为后续深入研究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