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最新公布的生态环境保护数据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转型的美丽画卷,以下将从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您详细解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成果。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空气质量逐年好转,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等。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4.2%,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至7.4%,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水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深入开展,以及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的全面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据国家林草局公布的数据,我国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湿地面积达到5360万公顷,同比增长1.04%;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96%,同比增长0.03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我国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