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我国网络安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强化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责任主体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等都是网络安全责任主体,网络运营者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设备供应商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但不限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网络安全法强化了部门监管职责
1、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网络安全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其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网络安全政策、规划和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
(3)指导、监督网络运营者履行网络安全责任;
(4)查处网络安全违法行为;
(5)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2、公安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公安部负责网络安全执法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1)依法查处网络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2)监督网络安全执法队伍建设;
(3)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检查、评估和整改;
(4)指导、协调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政策、规划和标准;
(2)指导、监督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履行网络安全责任;
(3)查处互联网信息内容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组织开展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宣传教育。
4、其他相关部门
除上述部门外,其他相关部门如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等,也根据各自职责,承担网络安全监管工作。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处罚措施
《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安全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包括:
1、罚款:对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网络安全责任主体,违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造成网络安全事故的,可以处以罚款;
2、责令改正:对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网络安全责任主体,违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未及时采取改正措施的,可以责令改正;
3、吊销许可证:对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网络安全责任主体,违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许可证;
4、追究刑事责任:对网络安全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强化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广大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也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标签: #根据网络安全法什么部门负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