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保管概述
数据保管,是指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备份和销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保障数据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数据保管的专门规定,旨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1、数据分类与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各级数据在保管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数据收集与存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收集:收集数据时,应明确收集目的、范围和方式,依法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不得收集与收集目的无关的数据。
(2)数据存储:存储数据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应采取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加密存储等措施。
3、数据处理与传输
(1)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应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合法、合规,不得泄露数据主体个人信息。
(2)数据传输:传输数据时,应采用加密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数据备份与恢复
(1)数据备份: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恢复: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数据恢复,确保数据完整性。
5、数据销毁
(1)数据销毁:数据保管期满或数据主体要求删除数据时,应依法进行数据销毁。
(2)数据销毁方式:数据销毁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无法恢复。
6、数据安全责任
(1)数据保管单位:数据保管单位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责任。
(2)数据主体:数据主体有权了解、查询、更正、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数据保管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数据保管专门规定的实施与监督
1、实施主体:数据保管专门规定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
2、实施期限:数据保管专门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数据保管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4、法律责任:违反数据保管专门规定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数据保管专门规定为我国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各级单位和个人应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标签: #数据保管的专门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