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规定
涉密档案是指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涉密档案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保障涉密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成为了当前涉密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规范涉密档案的解密管理,提高涉密档案的利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涉密档案解密的基本原则
1、依法解密:涉密档案的解密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解密。
2、准确解密:涉密档案的解密必须准确无误,不得扩大解密范围或降低解密标准。
3、及时解密:涉密档案的解密必须及时进行,不得拖延或积压。
4、安全解密:涉密档案的解密必须确保安全,不得造成泄密事故。
涉密档案解密的条件
1、保密期限届满:涉密档案的保密期限届满后,即可解密。
2、知悉范围缩小:涉密档案的知悉范围缩小后,超出知悉范围的部分即可解密。
3、实际情况变化:涉密档案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如涉及的事项已经公开或不再具有保密价值等,即可解密。
涉密档案解密的程序
1、提出解密申请:由涉密档案的保管单位或利用单位提出解密申请,并填写《涉密档案解密申请表》。
2、审核解密申请:由涉密档案的管理部门对解密申请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3、审批解密申请:由涉密档案的保密管理部门对审核意见进行审批,并作出审批决定。
4、解密通知:由涉密档案的管理部门将审批决定通知涉密档案的保管单位或利用单位,并办理相关解密手续。
涉密档案解密后的管理
1、重新归档:涉密档案解密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归档,并按照一般档案进行管理。
2、标识变更:涉密档案解密后,应及时变更其标识,将“涉密”字样删除。
3、利用管理:涉密档案解密后,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利用,但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
涉密档案解密的监督检查
1、定期检查:涉密档案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涉密档案的解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解密工作的规范进行。
2、专项检查:涉密档案的保密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涉密档案的解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责任追究: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解密或造成泄密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附则
1、解释权:本办法由国家保密局负责解释。
2、实施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