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务数据已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合规和高效利用,我国于近期发布了《政务数据治理国家标准》,本文将从标准内容、实施意义、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政务数据治理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治理现代化。
2、治理原则:坚持依法治理、安全治理、协同治理、开放治理、共享治理的原则。
3、治理体系:包括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务数据应用管理、政务数据服务管理等五个方面。
4、治理方法:采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应用管理、数据服务管理等五种方法。
5、治理要求:对政务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制度保障、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施意义
1、提高政务数据质量:通过标准化的治理手段,提高政务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2、保障数据安全:加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风险,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促进数据共享:推动政务数据在政府部门间的共享,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4、激发数据价值:通过数据治理,挖掘政务数据价值,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落实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政务数据治理现代化,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实施步骤
1、制定政务数据治理方案: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政务数据治理方案。
2、建立组织架构:明确政务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数据治理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政务数据治理相关制度,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章可循。
4、加强人员培训:对政务数据治理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5、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数据治理技术,提升政务数据治理能力。
6、监督评估:建立健全政务数据治理监督评估机制,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7、持续改进: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不断优化政务数据治理体系。
《政务数据治理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务数据治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努力构建高效、安全、合规的政务数据治理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政务数据治理国家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