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本文旨在从全球视角出发,解读和分析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法,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借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
概述:CCPA是美国首部全面规范个人数据隐私的法案,于2018年6月28日生效,该法案旨在赋予加州居民对其个人数据的控制权,要求企业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使用、共享等情况,并给予用户删除、修改、限制处理等权利。
3、核心内容:
(1)数据主体权利:CCPA赋予加州居民以下权利:
① 访问权:用户有权请求企业披露其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共享等情况;
② 删除权:用户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数据;
③ 限制权:用户有权要求企业限制其个人数据的使用;
④ 不歧视权:企业不得因用户行使其权利而歧视用户。
(2)企业责任:CCPA要求企业履行以下义务:
① 明确告知:企业在收集、使用、共享个人数据时,应明确告知用户;
② 安全保障:企业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用户个人数据安全;
③ 通知义务:企业在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应及时通知用户。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概述:GDPR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是欧盟历史上最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规,该条例旨在加强欧盟成员国个人数据保护,规范企业跨境数据传输。
3、核心内容:
(1)数据主体权利:GDPR赋予数据主体以下权利:
① 访问权:数据主体有权获取其个人数据的信息;
② 删除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数据;
③ 限制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限制其个人数据的使用;
④ 更正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更正其个人数据中的错误信息。
(2)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责任:GDPR要求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履行以下义务:
① 合法基础:企业在收集、使用、共享个人数据时,应基于合法基础;
② 安全保障:企业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③ 报告义务:企业在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应及时报告监管机构。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概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核心内容:
(1)数据主体权利: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数据主体以下权利:
① 访问权:数据主体有权获取其个人数据的信息;
② 删除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数据;
③ 限制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限制其个人数据的使用;
④ 更正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企业更正其个人数据中的错误信息。
(2)企业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企业履行以下义务:
① 合法基础:企业在收集、使用、共享个人数据时,应基于合法基础;
② 安全保障:企业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③ 通知义务:企业在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应及时通知用户。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欧盟和我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法,可以看出各国在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标签: #国外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