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安全管理记录填写及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管理记录和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了规范安全管理记录的填写和安全工作信息报告的流程,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管理记录填写要求
(一)记录的真实性
安全管理记录必须真实反映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得虚构、篡改或伪造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管理工作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工作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
(二)记录的完整性
安全管理记录应涵盖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和处理等,记录的内容应详细、准确,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三)记录的及时性
安全管理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得拖延或积压,记录的时间应与实际工作时间一致,确保记录的时效性。
(四)记录的规范性
安全管理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潦草或涂改,记录的签名应真实、完整,不得代签或冒用他人签名。
(一)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发布记录。
2、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二)安全培训教育
1、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记录。
2、复训记录。
3、专项安全培训记录,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危险化学品培训等。
4、安全培训效果评估记录。
(三)安全检查
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
2、定期安全检查记录。
3、专项安全检查记录,如电气安全检查、消防检查等。
4、安全检查整改情况记录。
(四)隐患排查治理
1、隐患排查记录。
2、隐患治理方案制定和实施记录。
3、隐患治理效果评估记录。
(五)事故预防和处理
1、事故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记录。
2、事故报告记录。
3、事故调查处理记录。
4、事故统计分析记录。
安全工作信息报告流程
(一)报告的分类
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内部报告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外部报告是指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外部单位的安全工作信息报告。
(二)报告的内容
1、内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安全工作建议等。
2、外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安全管理工作的概况、事故情况及处理结果、安全工作改进措施等。
(三)报告的时间
1、内部报告应定期报告,一般每月报告一次;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
2、外部报告应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报告。
(四)报告的方式
1、内部报告可通过书面报告、会议报告、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2、外部报告应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一般可通过书面报告、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
安全管理记录填写及安全工作信息报告的管理
(一)记录的保存
安全管理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保存的安全管理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或泄露。
(二)记录的查阅
安全管理记录的查阅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查阅人员应出示有效证件,并填写查阅记录,查阅的安全管理记录不得转借或复制。
(三)报告的审核
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应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核,确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审核人员应在报告上签字,并注明审核意见。
(四)报告的存档
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存档,存档的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或泄露。
附则
1、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