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信息的保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合作等人员。
第三条 实验室保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管理,确保保密;
(二)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三)技术防范,人防结合;
(四)持续改进,确保实效。
保密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 实验室设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由实验室主任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五条 实验室设立保密办公室,负责日常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保密办公室设在实验室行政部,由保密专员负责。
第六条 实验室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保密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保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加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和技能。
保密范围与分类
第八条 实验室保密范围包括:
(一)国家秘密;
(二)商业秘密;
(三)实验室内部信息;
(四)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九条 实验室保密信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绝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机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的信息;
(三)秘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将造成一般后果的信息。
保密措施
第十条 实验室保密措施包括:
(一)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
(二)制定保密计划,明确保密任务;
(三)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保密意识;
(四)落实保密技术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五)严格保密审查,控制信息传播;
(六)加强保密设施建设,确保物理安全;
(七)建立保密档案,规范保密管理。
第十一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以下保密要求:
(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信息;
(二)不得擅自复制、摘抄、传播保密信息;
(三)不得将保密信息用于非工作目的;
(四)不得将保密信息携带出实验室;
(五)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保密信息;
(六)不得将保密信息用于个人或他人利益。
保密教育与培训
第十二条 实验室应当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十三条 实验室保密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
(一)保密法律法规;
(二)保密制度;
(三)保密技术;
(四)保密案例分析;
(五)保密应急预案。
保密检查与考核
第十四条 实验室定期开展保密检查,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五条 实验室保密检查内容包括:
(一)保密制度落实情况;
(二)保密设施建设情况;
(三)保密宣传教育情况;
(四)保密技术措施执行情况;
(五)保密信息管理情况。
第十六条 实验室对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保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保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