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市场,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本文将详细解读《数据安全法》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明确数据安全概念
《数据安全法》首次明确了数据安全的概念,即指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传输、加工、使用、提供、公开等过程中,不受非法侵入、篡改、破坏、泄露等危害,保障数据安全、可靠、可控。
2、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包括数据处理主体、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要求等方面,数据处理主体需遵守以下规定:
(1)明确数据处理主体:包括数据处理者、数据处理提供者、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等。
(2)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主体应采取合法、正当、必要的手段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个人信息。
(3)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
3、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体制,包括:
(1)国家层面:国务院设立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国数据安全工作。
(2)部门层面: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工作。
(3)地方层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安全监管工作。
4、强化数据安全责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责任,包括:
(1)数据处理主体责任:数据处理主体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责任。
(2)个人信息主体责任: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停止侵害其个人信息,并要求其删除、更正、恢复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法律责任:违反《数据安全法》规定,造成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危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数据安全法》鼓励和支持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包括:
(1)支持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加大对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2)培育数据安全市场:鼓励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数据安全市场。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迈上了新台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数据安全法》,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为我国大数据时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数据安全法主要内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