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保密范围
1、实验室内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等。
2、实验室外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单位提供的数据、公开数据、内部交流数据等。
3、与实验室数据相关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
保密原则
1、依法保密: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2、严格管理: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应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加强保密队伍建设。
3、分级管理:根据实验室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等因素,实行分级管理。
4、安全保密:确保实验室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
保密措施
1、数据分类:根据实验室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等因素,将数据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标识:对涉密数据实施标识管理,明确数据密级、保密期限、责任人等信息。
3、数据存储:实验室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4、数据传输:实验室数据传输应采用安全通道,采用加密、认证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5、数据使用:实验室数据使用应遵循“最小化、必需性、责任到人”的原则,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制、传播、发布。
6、数据销毁:实验室数据销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保密要求进行,确保数据彻底销毁。
保密责任
1、实验室负责人:对本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负总责,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
2、数据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数据的分类、标识、存储、传输、使用、销毁等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3、实验室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数据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篡改、盗用实验室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监督检查
1、实验室内部监督: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内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外部监督:上级主管部门、保密部门等有权对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同时废止。
本规定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