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数据治理已成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防范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治理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利用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2、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3、优化数据共享机制,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互联互通。
4、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可控。
1、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1)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编码、数据质量标准等。
(2)组织相关专家对现有数据标准进行评估,完善数据标准体系。
(3)推广数据标准在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中的应用,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数据质量管理
(1)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2)制定数据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确保数据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3)开展数据质量培训,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3、数据治理流程优化
(1)梳理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治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优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等环节,提高数据治理效率。
(3)加强数据治理流程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流程规范、高效。
4、数据共享与交换
(1)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互联互通。
(2)制定数据共享交换规则,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权限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开展数据共享交换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局。
5、数据安全保障
(1)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2)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
(3)开展数据安全培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实施步骤
1、组织筹备阶段(1个月)
(1)成立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数据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等。
(3)组织开展数据治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数据治理意识。
2、数据标准体系建设阶段(3个月)
(1)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标准体系。
(2)组织相关专家对现有数据标准进行评估,完善数据标准体系。
(3)推广数据标准在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中的应用。
3、数据质量管理阶段(6个月)
(1)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2)制定数据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确保数据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3)开展数据质量培训,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4、数据治理流程优化阶段(6个月)
(1)梳理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治理流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优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等环节。
(3)加强数据治理流程的监督和考核。
5、数据共享与交换阶段(6个月)
(1)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2)制定数据共享交换规则。
(3)开展数据共享交换试点。
6、数据安全保障阶段(6个月)
(1)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3)开展数据安全培训。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数据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数据治理能力。
4、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数据治理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数据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国有资产数据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