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数据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保障数据安全,我国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处理活动的范围、要求以及法律责任,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安全法所定义的数据处理活动
1、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合法、正当、必要的途径,收集个人或组织的数据,在数据安全法中,数据收集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收集数据应当依法进行,不得侵犯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
(2)正当原则:收集数据应当基于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需求,不得虚假、误导、篡改。
(3)必要原则:收集数据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2、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中,在数据安全法中,数据存储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原则:确保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丢失等风险。
(2)备份原则: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定期检查原则:定期检查数据存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数据使用
数据使用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挖掘等处理活动,在数据安全法中,数据使用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使用数据应当依法进行,不得侵犯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
(2)正当原则:使用数据应当基于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需求,不得虚假、误导、篡改。
(3)最小化原则:使用数据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4、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指将数据提供给其他个人或组织使用,在数据安全法中,数据共享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共享数据应当依法进行,不得侵犯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
(2)正当原则:共享数据应当基于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需求,不得虚假、误导、篡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最小化原则:共享数据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5、数据删除
数据删除是指将不再需要的个人或组织数据从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中删除,在数据安全法中,数据删除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删除数据应当依法进行,不得侵犯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
(2)正当原则:删除数据应当基于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需求,不得虚假、误导、篡改。
(3)最小化原则:删除数据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数据安全法所定义的数据处理活动涵盖了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共享和删除等环节,对维护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据应用过程中,个人和组织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相关规定,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合法、合规、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所定义的数据处理活动有哪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