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确保药品质量,规范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最新的《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全面解读《规范》的主要内容,并为其执行提供指导。
《规范》概述
《规范》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则、记录管理、数据管理、监督与检查、附则。
1、总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规范》明确了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的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目的在于确保药品质量,提高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的透明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原则包括:依法管理、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安全保密。
2、记录管理
(1)记录类型: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研发等各个环节的记录,如生产记录、销售记录、使用记录、研发记录等。
(2)记录内容: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原料、产品、操作过程、检验结果等信息。
(3)记录形式:记录可采用纸质、电子或混合形式,电子记录应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
(4)记录保存: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可追溯,纸质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电子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
3、数据管理
(1)数据类型: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研发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如生产数据、销售数据、使用数据、研发数据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内容:数据应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原料、产品、操作过程、检验结果等信息。
(3)数据质量: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符合国家有关数据质量管理的规定。
(4)数据安全:数据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防止泄露、篡改、损坏等。
4、监督与检查
(1)监督部门: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2)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等。
(3)检查方式:检查可采用现场检查、抽样检查、远程检查等方式。
5、附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规范》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执行指南
1、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人员培训。
2、企业应按照《规范》要求,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研发等各个环节的记录进行管理,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
3、企业应定期对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督与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5、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管理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认真学习贯彻《规范》,加强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