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数据在科研、生产、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室数据一旦泄露,将可能对国家安全、企业利益、个人隐私等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规范实验室数据的使用,保护国家利益、企业权益和个人隐私,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的实施时间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自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1、定义与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规定》明确了实验室数据的定义,即指实验室在科研、生产、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密性的数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数据、观测数据、检测结果、技术文档等。
2、保密责任
(1)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应当对所使用的实验室数据负有保密责任,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复制、传播。
(2)实验室数据的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数据保密制度,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保密等级。
3、保密措施
(1)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安全。
(2)实验室数据的管理者应当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泄露风险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保密期限
实验室数据的保密期限由保密等级决定,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绝密级保密期限为30年,机密级保密期限为20年,秘密级保密期限为10年。
5、保密审查
(1)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在使用前,应当进行保密审查,确保数据的使用符合保密要求。
(2)实验室数据的管理者应当对实验室数据的保密审查工作进行监督。
6、违规处理
(1)违反《规定》泄露实验室数据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管理者违反《规定》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的实施意义
1、保护国家利益,实验室数据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保密规定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国家利益。
2、保护企业权益,实验室数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密规定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企业权益。
3、保护个人隐私,实验室数据中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信息,保密规定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
4、促进科技创新,保密规定的实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的实施,对于规范实验室数据的使用、保护国家利益、企业权益和个人隐私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规定》,共同维护实验室数据的安全。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