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需履行法定网络安全义务与责任。这包括确保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遵守数据保护规定等。违反相关义务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为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营者需履行一系列法定义务与责任,本文将从法律层面出发,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网络安全法下的法定义务与责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界定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交通、水利、金融、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信息系统。”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定义务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2、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者减轻。”
3、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分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之日起二十四小时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5、配合网络安全监管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配合网络安全监管,接受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1、违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未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未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4、未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5、违反网络安全监管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违反网络安全监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网络安全法下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才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