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细则针对档案馆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工作,明确了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涵盖数据备份频率、存储介质选择、备份恢复测试等关键环节,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可靠。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为加强档案馆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确保档案数据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档案馆所有档案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工作。
数据备份
1、数据备份原则
(1)全面性:确保所有档案数据得到备份,包括原始数据、处理数据、历史数据等。
(2)及时性: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最新状态。
(3)安全性: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备份技术,防止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
(4)便捷性:备份操作简便,便于恢复。
2、数据备份方式
(1)本地备份:将档案数据备份至档案馆内部服务器或存储设备。
(2)异地备份:将档案数据备份至异地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以防止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数据丢失。
(3)云备份:将档案数据备份至云存储平台,实现数据远程存储、备份与恢复。
3、数据备份周期
(1)每日备份:对重要档案数据进行每日备份。
(2)每周备份:对一般档案数据进行每周备份。
(3)每月备份:对非重要档案数据进行每月备份。
4、数据备份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备份前,对备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备份时,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按照备份策略进行操作。
(3)备份完成后,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数据恢复
1、数据恢复原则
(1)及时性:在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后,尽快进行数据恢复。
(2)准确性:恢复的数据应与原数据完全一致。
(3)安全性:恢复过程中,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
2、数据恢复方式
(1)本地恢复:从本地备份设备恢复数据。
(2)异地恢复:从异地备份设备恢复数据。
(3)云恢复:从云存储平台恢复数据。
3、数据恢复操作
(1)恢复前,对恢复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恢复时,选择合适的恢复工具,按照恢复策略进行操作。
(3)恢复完成后,对恢复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备份与恢复管理
1、责任分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档案馆负责人负责制定备份与恢复工作计划,监督实施。
(2)档案馆技术人员负责备份与恢复工作的具体实施。
(3)档案馆档案员负责备份与恢复工作的日常管理。
2、备份与恢复工作记录
(1)备份与恢复工作记录应包括备份时间、备份内容、备份设备、恢复时间、恢复内容、恢复设备等信息。
(2)备份与恢复工作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3、备份与恢复工作检查
(1)定期对备份与恢复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备份与恢复工作符合本制度要求。
(2)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附则
1、本制度由档案馆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他
1、本制度中涉及的技术术语、缩写等,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
2、本制度未尽事宜,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