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全文解读,旨在构建数据安全新生态。全文详细阐述了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数据治理的原则、框架和实施路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数据治理指导。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治理挑战,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提高数据安全与质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对《指引》全文进行解读,以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1、明确数据治理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促进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职责分工,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具体包括:
(1)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政策和标准,协调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
(2)设立数据管理部门,负责数据治理的具体实施,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
(3)设立数据治理团队,负责数据治理项目的具体执行,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
3、规范数据质量管理
《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一致,具体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数据质量目标、指标和考核办法。
(2)加强数据清洗、校验、脱敏等数据处理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3)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4、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指引》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具体包括:
(1)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明确数据安全等级、安全防护措施等。
(2)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
(3)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优化数据资产管理
《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提高数据资产价值,具体包括:
(1)建立数据资产目录,明确数据资产类型、属性、用途等。
(2)加强数据资产评估,提高数据资产价值。
(3)推动数据资产共享和开放,促进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发布,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精神,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为构建数据安全新生态贡献力量。
标签: #银行业数据治理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