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利用处置场所选址需遵循规定,具体包括工程与居民区、水源等距离要求,以及环境保护、交通便捷等因素。本解析将详细阐述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处置工程选址的规定及要求。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废弃物数量逐年增加,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作为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手段,其选址问题尤为重要,正确的选址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本文将根据资源化利用处置场所要求,详细解析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应符合的规定。
选址原则
1、合理布局: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应遵循合理布局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等因素,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遵守法律法规: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3、经济效益:选址应充分考虑工程运行成本,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4、社会效益:选址应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资源化利用处置场所要求
1、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1)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确保环境安全;
(2)交通便利,有利于废弃物运输;
(3)具备一定的土地储备,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靠近能源供应设施,降低能源消耗。
2、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厂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1)靠近工业集中区,便于废弃物收集;
(2)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确保环境安全;
(3)交通便利,有利于废弃物运输;
(4)具备一定的土地储备,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3、填埋场:填埋场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1)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确保环境安全;
(2)交通便利,有利于废弃物运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靠近废弃物产生地,降低运输成本;
(4)具备一定的土地储备,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选址程序
1、初步选址:根据资源化利用处置场所要求,进行初步选址,形成选址报告。
2、环境评估:对初步选定的选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选址符合环保要求。
3、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周边居民、企业等意见,确保选址符合社会效益。
4、审批程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成选址审批程序。
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应符合合理布局、遵守法律法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原则,在选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化利用处置场所要求,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环保、高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