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和可用性成为了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二、基本原则
(一)数据治理的目标是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
(二)数据治理应当遵循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用性、安全性等原则。
(三)数据治理应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数据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数据安全管理为保障,以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数据治理能力提升为目标。
(四)数据治理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数据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五)数据治理应当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
三、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二)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应当包括数据治理委员会、数据治理工作小组和数据治理执行机构等。
(三)数据治理委员会是数据治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数据治理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案等。
(四)数据治理工作小组是数据治理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数据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数据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五)数据治理执行机构是数据治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按照数据治理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开展数据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等。
四、数据治理的制度建设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的制度体系,明确数据治理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二)数据治理的制度体系应当包括数据治理章程、数据治理管理制度、数据治理工作流程、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
(三)数据治理的制度体系应当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
五、数据治理的流程管理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的流程管理体系,明确数据治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等。
(二)数据治理的流程管理体系应当包括数据规划、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流程。
(三)数据治理的流程管理体系应当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六、数据治理的能力建设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数据治理的能力建设,提高数据治理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数据治理的能力建设应当包括数据治理的组织能力、制度建设能力、流程管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的建设。
(三)数据治理的能力建设应当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不断进行提升和完善。
七、数据治理的监督评价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加强对数据治理工作的监督评价和考核问责。
(二)数据治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应当包括数据治理的监督评价指标、监督评价方法、监督评价流程、监督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三)数据治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应当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八、附则
(一)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