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逐步落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律框架的逐步完善。
本文目录导读:
自2021年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逐步落地,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下将从政策、技术、行业应用等方面,对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逐步落地的过程进行梳理。
政策层面
1、强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顶层设计,202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2021年8月,我国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3、加大数据安全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技术层面
1、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我国加大对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数据加密、脱敏、匿名化等技术发展,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障数据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的安全。
3、推广数据安全认证体系,我国积极推广数据安全认证体系,推动企业开展数据安全认证,提高数据安全治理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行业应用层面
1、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尤为严格,2021年,金融行业积极落实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强数据安全治理,提升金融行业数据安全水平。
2、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企业作为数据收集、处理、传输的主体,积极履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3、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作为数据传输的重要环节,加大对数据安全防护的投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自2021年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逐步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安全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意识不足、数据安全技术有待提高、数据安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我国应继续加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标签: #数据安全法实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