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恢复能力等级分为5级。一级:无恢复能力,业务中断。二级:热备份,业务中断时间不超过8小时。三级:热恢复,业务中断时间不超过4小时。四级:冷恢复,业务中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五级:持续运行,业务几乎不受影响。
本文目录导读: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在遭受灾难性事件后,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的能力,根据不同的灾难恢复需求,可以将灾难恢复能力等级划分为几个级别,以下是对各个等级的详细介绍。
基本恢复能力(Level 1)
基本恢复能力是指组织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如1-3天)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这个级别的灾难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备份: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简单的硬件更换: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更换损坏的硬件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临时办公场所:在灾难发生后,组织能够迅速转移到临时办公场所,保证业务连续性。
4、基本通信保障:确保在灾难发生后,组织内部及与外部的通信畅通。
中级恢复能力(Level 2)
中级恢复能力是指组织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如3-7天)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这个级别的灾难恢复能力在基本恢复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内容:
1、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详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2、灾难恢复中心:建立灾难恢复中心,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和专业人员,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3、灾难响应团队:组建专门的灾难响应团队,负责在灾难发生后组织、协调和指挥各项恢复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临时办公场所:在灾难发生后,组织能够迅速转移到临时办公场所,保证业务连续性。
高级恢复能力(Level 3)
高级恢复能力是指组织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如7-24小时)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这个级别的灾难恢复能力在中级恢复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恢复速度和效率:
1、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更为详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2、高效的灾难恢复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3、灾难响应团队:组建一支高效的灾难响应团队,负责在灾难发生后组织、协调和指挥各项恢复工作。
4、临时办公场所:在灾难发生后,组织能够迅速转移到临时办公场所,保证业务连续性。
完全恢复能力(Level 4)
完全恢复能力是指组织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24小时内)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这个级别的灾难恢复能力在高级恢复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极为详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2、高效的灾难恢复中心:配备最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3、灾难响应团队:组建一支高效的灾难响应团队,负责在灾难发生后组织、协调和指挥各项恢复工作。
4、临时办公场所:在灾难发生后,组织能够迅速转移到临时办公场所,保证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的划分有助于组织在面临灾难性事件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