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旨在加强信息安全防线,详细规定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它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确保数据安全,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环节,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全面指导,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挑战。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已成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获取信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数据采集过程中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商业机密等敏感数据,一旦泄露,将给相关主体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安全,不断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旨在全方位守护信息安全防线,本文将为您解析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帮助您了解如何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概述
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即《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73-2020),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旨在规范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传输、处理和销毁等环节,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1、定义与术语
规范明确了数据采集、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等关键术语,为后续条款的执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规范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最少、必要原则、明确告知原则、诚信原则、安全原则等。
3、个人信息采集要求
规范对个人信息采集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明确告知:采集个人信息前,应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确告知采集目的、采集范围、采集方式、使用范围、存储期限、信息安全措施等信息。
(2)最小化原则: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只采集实现目的所必需的个人信息。
(3)合法授权:个人信息主体应明确授权,不得通过诱导、欺诈等手段获取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个人信息存储、使用、传输、处理和销毁要求
规范对个人信息存储、使用、传输、处理和销毁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存储安全:应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存储安全。
(2)使用限制:个人信息仅用于授权目的,不得泄露、篡改、非法使用。
(3)传输安全:采用加密等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处理安全:采用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5)销毁安全:采取物理或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在销毁过程中的安全。
5、信息安全责任
规范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安全责任,包括:
(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落实信息安全措施。
(3)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4)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
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实施意义
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的实施,有助于:
1、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促进个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2、规范数据采集行为,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3、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数据采集安全规范最新版为我国数据采集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和个人在开展数据采集活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共同维护信息安全防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