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针对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旨在全面评估与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通过内审,确保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本文目录导读:
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审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将从内审的目的、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内审的目的
1、检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内部规定;
2、识别和评估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3、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内审程序
1、准备阶段:成立内审组,明确内审目的、范围、时间、人员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2、初步调查:对内审范围进行初步了解,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内审重点。
3、详细审查:按照内审计划,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详细审查,包括文件审查、现场审查、访谈等。
4、结果汇总:整理内审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5、报告编写:撰写内审报告,包括内审目的、范围、过程、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6、报告反馈:向企业领导汇报内审结果,与企业共同讨论改进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跟踪验证: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验证改进效果。
内审方法
1、文件审查: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包括制度、程序、记录等。
2、现场审查:对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设备设施等进行审查。
3、访谈:与相关人员访谈,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4、问卷调查: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意识等。
注意事项
1、内审员应具备较高的安全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内审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严谨的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内审结果应真实、准确,避免主观臆断。
4、改进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实施效果。
5、内审报告应清晰、简洁,便于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理解。
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内审,可以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应重视内审工作,加强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质量,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