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2021版》全面更新,为药品行业提供详尽解读与实施指南,确保数据管理规范、合规。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在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提高药品监管水平,我国于2021年发布了《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全面解读《规范》的主要内容,并提供实施指南,以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
1、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药品记录管理
《规范》明确了药品记录的种类、内容、格式、保存期限等要求,包括:
(1)药品生产记录: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原辅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记录。
(2)药品经营记录:包括采购、验收、储存、运输、销售、退货等记录。
(3)药品使用记录:包括处方、用药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
(4)药品监管记录:包括药品注册、检验、抽检、审批等记录。
3、药品数据管理
《规范》对药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数据采集: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采集药品数据。
(2)数据存储:要求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和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传输:要求采用加密、安全认证等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4)数据分析:要求对药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应用:要求将药品数据应用于药品质量监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
4、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保障措施
《规范》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2)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效率。
(3)人员保障: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能力。
(4)监督检查:加强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监督检查,确保规范实施。
实施指南
1、建立健全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制度
企业、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制度,明确记录与数据管理的流程、要求、责任等。
2、规范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流程
(1)药品生产记录: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环节,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经营记录:从采购、验收、储存、运输、销售、退货等环节,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药品使用记录:从处方开具、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环节,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4)药品监管记录:从药品注册、检验、抽检、审批等环节,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3、加强药品数据管理
(1)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数据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和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传输:采用加密、安全认证等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4)数据分析:对药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5)数据应用:将药品数据应用于药品质量监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
4、加强监督检查
企业、机构应定期开展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自查,确保规范实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规范有效执行。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2021版》的发布,对于规范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提高药品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机构和个人应认真学习和执行《规范》,共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