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网络安全法,采取多维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本文目录导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我国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主体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网络用户和其他有关主体应当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网络运营者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设备生产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等,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主体,有助于推动各方共同参与网络安全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为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风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对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网络诈骗等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二是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提高网络安全预警能力;三是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支撑,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国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类保护,明确保护责任主体;二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审查,防止网络安全风险;三是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技术研发,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综合性法律,为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如《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国家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作出新的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