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遵守规定,不履行法律义务将面临法律后果。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后果,本文将详细解析网络安全法中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义务以及违规的法律责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义务
1、依法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2、配备网络安全管理人员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工作。
3、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发现网络安全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者减轻。
4、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及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发现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违规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
(1)责令改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法律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吊销许可证或者暂停业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许可证或者暂停业务:
①拒不履行网络安全法律义务,情节严重的;
②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未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③有其他违反网络安全法律义务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2、刑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2)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犯罪活动的;
(3)破坏网络安全设施,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4)其他违反网络安全法律义务,构成犯罪的。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出了明确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切实履行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确保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违规行为,法律将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网络安全秩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