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主要分为常温储存、低温储存和高温储存三种。常温储存适用于不易分解、爆炸和燃烧的危险化学品;低温储存适用于易分解、爆炸和燃烧的危险化学品;高温储存适用于在常温下易分解、爆炸和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储存时需注意通风、防潮、防火等措施。
本文目录导读:
概述
危险化学品储存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正确选择储存方式对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和储存要求,我国将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常温储存、低温储存和高温储存,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储存方式及其要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常温储存
1、定义:常温储存是指将危险化学品在常温条件下储存,一般温度范围在-20℃至40℃之间。
2、适用范围:常温储存适用于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如化工原料、油漆、胶粘剂等。
3、要点解析:
(1)储存环境:储存场所应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2)储存容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危险化学品储存容器,确保容器密封性良好。
(3)堆放方式:按照化学性质和危险性分类存放,避免相互反应,造成事故。
(4)标识管理: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危险化学品标识,便于识别和管理。
低温储存
1、定义:低温储存是指将危险化学品在低温条件下储存,一般温度范围在-20℃以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适用范围:低温储存适用于易燃易爆、氧化剂、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
3、要点解析:
(1)储存环境:储存场所应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确保温度恒定。
(2)储存容器:选用耐低温、耐腐蚀的储存容器,如不锈钢容器、玻璃瓶等。
(3)堆放方式:根据化学性质和危险性分类存放,避免相互反应。
(4)标识管理:储存场所应设置低温储存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温度控制。
高温储存
1、定义:高温储存是指将危险化学品在高温条件下储存,一般温度范围在40℃以上。
2、适用范围:高温储存适用于某些有机溶剂、农药、橡胶等危险化学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要点解析:
(1)储存环境:储存场所应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避免温度过高。
(2)储存容器: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储存容器,如不锈钢容器、陶瓷瓶等。
(3)堆放方式:按照化学性质和危险性分类存放,避免相互反应。
(4)标识管理:储存场所应设置高温储存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温度控制。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常温储存、低温储存和高温储存,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确保生产安全,加强储存场所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