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合规审查制度
一、引言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合规管理已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要求,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公司内部合规审查制度。
二、合规审查的目的和范围
(一)目的
1、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要求。
2、防范和化解公司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3、提高公司的合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范围
1、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等。
2、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合同。
3、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
三、合规审查的组织和职责
(一)组织
公司设立合规审查委员会,负责公司的合规审查工作,合规审查委员会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二)职责
1、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合规审查制度和流程。
2、对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合规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
3、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合同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要求。
4、对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合规审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协调和处理公司的合规事务,与外部监管机构和法律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四、合规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一)程序
1、申请
业务部门或相关人员在进行重大决策、签订重要合同或开展重大经营活动前,应向合规审查委员会提出合规审查申请,并提交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2、受理
合规审查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3、审查
合规审查委员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审查,审查人员应根据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要求,对申请事项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
4、反馈
合规审查委员会应将审查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应根据审查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修改后的文件和资料提交给合规审查委员会。
5、批准
合规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提交的修改后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应予以批准,如存在问题,应要求申请人继续修改和完善,直至符合要求。
(二)方法
1、法律法规检索
合规审查人员应通过法律法规数据库、政府部门网站等渠道,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检索,了解其最新的规定和要求。
2、行业规范研究
合规审查人员应通过行业协会网站、专业期刊等渠道,对相关的行业规范进行研究,了解其最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3、案例分析
合规审查人员应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案例,了解其处理方式和结果,为公司的合规审查提供参考。
4、专家咨询
合规审查人员在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审查,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五、合规审查的结果和处理
(一)结果
合规审查委员会应根据审查情况,出具合规审查报告,合规审查报告应包括审查的事项、审查的依据、审查的过程、审查的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二)处理
1、对于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要求的申请事项,合规审查委员会应予以批准。
2、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要求的申请事项,合规审查委员会应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3、对于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申请事项,合规审查委员会应建议公司暂停或终止相关的经营活动,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六、合规审查的监督和评估
(一)监督
1、合规审查委员会应定期对公司的合规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2、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二)评估
1、合规审查委员会应定期对公司的合规审查制度和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公司的管理层应定期对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七、附则
(一)本制度由公司合规审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