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详细解析吸痰技术操作要点,并深入探讨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策略,旨在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吸痰技术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
(1)环境:选择安静、整洁、通风良好的操作环境。
(2)设备:准备吸痰器、吸痰管、无菌手套、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注射器、口罩等。
(3)患者: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步骤
(1)戴无菌手套,打开吸痰器电源,调节负压至适宜范围。
(2)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气管或口腔,深度约10-15cm。
(3)轻柔地旋转吸痰管,边旋转边向上提拉,使痰液顺利进入吸痰管。
(4)观察痰液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吸痰完毕,将吸痰管插入生理盐水注射器,冲洗干净,放回无菌容器中。
(7)关闭吸痰器电源,整理用物。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避免损伤患者呼吸道。
(3)吸痰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刺激患者。
(4)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吸痰力度。
(5)吸痰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并发症及处理
(1)呼吸道损伤:吸痰过程中,若患者咳嗽剧烈,可适当调整吸痰力度,必要时停止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处理: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如有损伤,给予局部处理,如涂抹碘伏等。
(2)感染:吸痰过程中,若发现痰液有异味,或有脓性分泌物,应立即更换吸痰管,并报告医生。
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3)窒息:吸痰过程中,若患者出现窒息症状,立即停止操作,给予急救措施。
处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心律失常:吸痰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操作,给予药物治疗。
处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吸痰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标签: #并发症预防策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