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掌握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
(一)静脉输液并发症
1、发热反应:由于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原因所致。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常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患者。
3、静脉炎: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4、空气栓塞: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等原因,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塞。
(二)吸氧并发症
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导致肺实质的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的干咳,预防氧中毒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一般吸氧时间不宜超过 24 小时,吸氧浓度不宜超过 60%。
2、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氧气是一种干燥的气体,长期吸入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预防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的关键是加强呼吸道湿化,可使用加湿器或超声雾化器等设备。
3、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多见于早产儿、新生儿,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终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预防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关键是控制吸氧时间和浓度,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4、呼吸抑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刺激不敏感,此时如果给予高浓度氧气,可导致呼吸抑制,预防呼吸抑制的关键是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氧气,一般吸氧浓度不宜超过 30%。
(三)导尿并发症
1、血尿:由于导尿管损伤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引起,预防血尿的关键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
2、膀胱刺激征:由于导尿管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预防膀胱刺激征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避免导尿管过粗或过硬,插入导尿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膀胱黏膜。
3、尿路感染:由于导尿管插入尿道或膀胱内,破坏了尿道或膀胱的正常防御机制,容易引起细菌感染,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
4、虚脱:由于导尿过程中患者紧张、恐惧,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虚脱,预防虚脱的关键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恐惧。
(四)鼻饲并发症
1、窒息:由于喂食过快、过多,或患者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预防窒息的关键是喂食时要缓慢、少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胃出血:由于胃黏膜损伤、应激性溃疡等原因,导致胃出血,预防胃出血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胃管,插入胃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胃黏膜;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大便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感染:由于胃管插入尿道或膀胱内,破坏了尿道或膀胱的正常防御机制,容易引起细菌感染,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胃管,保持口腔清洁。
4、腹泻:由于喂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原因,导致腹泻,预防腹泻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食物,喂食时要缓慢、少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一)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静脉输液前,要严格消毒输液部位和输液器具,避免感染。
2、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具: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具,避免输液器具过粗或过硬,损伤血管。
3、控制输液速度: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4、加强巡视:在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液部位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二)吸氧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吸氧时间和浓度:在进行吸氧治疗时,要严格控制吸氧时间和浓度,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引起氧中毒。
2、加强呼吸道湿化:在进行吸氧治疗时,要加强呼吸道湿化,可使用加湿器或超声雾化器等设备,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防止分泌物黏稠。
3、定期检查吸氧设备:在进行吸氧治疗时,要定期检查吸氧设备,确保吸氧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吸氧设备故障引起安全事故。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进行吸氧治疗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恐惧。
(三)导尿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导尿前,要严格消毒尿道口和导尿管,避免感染。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避免导尿管过粗或过硬,损伤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
3、动作轻柔:在进行导尿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
4、定期更换导尿管:在进行导尿时,要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感染。
(四)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胃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避免胃管过粗或过硬,损伤胃黏膜。
2、插入胃管时动作轻柔:在插入胃管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胃黏膜。
3、控制喂食速度和量:在进行鼻饲时,要控制喂食速度和量,避免喂食过快、过多,引起窒息。
4、定期更换胃管:在进行鼻饲时,要定期更换胃管,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一)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发热反应:一旦发生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物理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一旦发生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要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
3、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要抬高患肢,局部用 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以促进炎症消退,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治疗。
4、空气栓塞: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要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以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抗凝等治疗。
(二)吸氧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氧中毒:一旦发生氧中毒,应立即停止吸氧,并通知医生,要给予对症治疗,如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2、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一旦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立即给予湿化治疗,可使用加湿器或超声雾化器等设备,要鼓励患者多喝水,以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水分。
3、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一旦发生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应立即停止吸氧,并通知医生,要给予对症治疗,如给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等。
4、呼吸抑制:一旦发生呼吸抑制,应立即停止吸氧,并通知医生,要给予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三)导尿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血尿:一旦发生血尿,应立即停止导尿,并通知医生,要观察血尿的颜色、量和性质,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2、膀胱刺激征:一旦发生膀胱刺激征,应立即停止导尿,并通知医生,要给予对症治疗,如给予解痉、止痛等药物。
3、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立即停止导尿,并通知医生,要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4、虚脱:一旦发生虚脱,应立即让患者平卧,给予吸氧、保暖等治疗,要通知医生,给予补液、升压等治疗。
(四)鼻饲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窒息:一旦发生窒息,应立即停止喂食,并通知医生,要让患者取端坐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异物排出,给予吸氧、人工呼吸等治疗。
2、胃出血:一旦发生胃出血,应立即停止喂食,并通知医生,要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大便的颜色和量,给予止血、输血等治疗。
3、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停止喂食,并通知医生,要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4、腹泻:一旦发生腹泻,应立即停止喂食,并通知医生,要观察患者的腹泻情况,给予止泻、补液等治疗。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掌握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