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全面升级,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为您守护隐私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修订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应新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我国对《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进行了最新修订。
1、明确个人信息定义
《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即“任何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出特定自然人身份的数据”,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生物识别信息、网络身份标识、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
2、加强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管理
修订后的条例对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明确个人信息收集的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二是规定个人信息收集时,应当明示收集目的、方式和范围;三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严格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管理
修订后的条例对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进行了严格规定,一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向境外传输个人信息前,应当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二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跨境传输服务商,并签订保密协议;三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向监管部门报告跨境传输个人信息的情况。
4、强化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障
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强化了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保障,一是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阅、复制其个人信息;二是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三是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侵害其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
5、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修订后的条例加大了对违法收集、使用、泄露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规定违法收集、使用、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二是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修订意义
此次修订《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层级,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二是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制度,为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三是强化了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保障,提高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效果。
个人信息保护事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遵守《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的最新规定,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创美好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