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性审查方案由企业内部或相关监管机构制定。该方案旨在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包括企业合规性审查方案制定与实施指南,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的标准流程和操作指导。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合规性审查已经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降低法律风险,本方案由企业法务部门制定,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合规性审查流程。
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6、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政策
审查范围
1、合同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起草、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
2、法规政策审查:涉及企业运营、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人力资源审查: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劳动争议等方面;
4、财务审查:涉及财务报告、审计、税务、投资等方面;
5、知识产权审查: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等;
6、信息安全审查:涉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数据保密等方面。
审查流程
1、审查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明确审查对象:根据审查范围,确定审查的具体内容;
(2)收集资料:收集与审查对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合同等资料;
(3)组建审查团队:由企业法务部门牵头,邀请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审查团队。
2、审查实施
(1)逐项审查:对审查对象进行逐项审查,重点关注法律风险点;
(2)风险评估: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提出建议:针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跟踪落实:对整改建议进行跟踪落实,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审查总结
(1)撰写审查报告:总结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整改建议等;
(2)反馈整改:将审查报告及整改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持续改进:根据审查结果,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审查要求
1、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审查工作合法、合规;
2、坚持原则性、客观性、公正性,确保审查结果准确、可靠;
3、及时沟通、协作,确保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4、建立健全审查档案,确保审查工作可追溯、可查询。
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企业合规性审查管理制度,明确审查职责、流程、标准等;
3、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审查人员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审查能力;
4、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审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企业合规性审查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合规性审查流程,通过实施本方案,有助于企业降低法律风险,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企业合规审查指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