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坚实步伐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将为民众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助力国家发展。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改善情况
1、交通基础设施
(1)高速公路: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5.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全国,实现了城乡互联互通。
(2)铁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3.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60%以上,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民航:民航旅客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1亿吨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机场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航班密度不断提高。
2、通信基础设施
(1)光纤宽带:光纤宽带用户数超过4亿户,覆盖范围不断扩大,4G网络覆盖全国,5G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99.8%,4G网络普及率超过80%。
3、能源基础设施
(1)电力: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8亿千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油气:天然气产量达到1500亿立方米,油气输送管道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
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1、教育公共服务
(1)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
(2)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4%,世界排名不断提升。
2、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1)基本医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民参保。
(2)公共卫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文化公共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4、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1)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待遇。
(2)失业保险:加强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3)工伤保险: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