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解读:新规旨在丰富政务应用安全管理,从多角度筑牢数字政务安全防线,保障信息安全与稳定运行。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政务已成为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政务应用在给民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为加强政务应用安全管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和国家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本文将对该新规进行解读,以帮助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新规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务应用发展迅速,但在安全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政务应用涉及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部分政务应用存在安全漏洞,容易遭受黑客攻击,为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政务应用的安全管理,确保政务系统稳定运行,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1、明确安全责任
新规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在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政务应用的监督和管理,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政务应用安全。
2、加强安全评估
新规要求对政务应用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安全措施,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政务应用,责令整改或停用。
3、强化安全防护
新规要求加强政务应用的安全防护,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修复、安全审计等,鼓励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和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严格个人信息保护
新规强调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政务应用在收集、存储、使用、传输个人信息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予以查处。
5、建立安全监测体系
新规要求建立政务应用安全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政务应用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对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政务应用,责令停用或整改。
6、加强安全培训与宣传
新规要求加强对政务应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政务应用安全管理的认识。
新规实施与监督
1、实施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新规要求,尽快开展政务应用安全管理工作。
2、监督与问责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责任制,对违反新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新规》的出台,为我国政务应用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用户应认真学习贯彻新规,共同努力,筑牢数字政务安全防线,为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