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本文探讨了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路径,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渣等,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规模庞大,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据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总量约为30亿吨,其中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渣等占比最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综合利用率低,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秸秆利用率约为40%,畜禽粪便利用率约为50%,农产品加工废渣利用率约为30%。
3、地域差异明显,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地域上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1、技术水平不足,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投入不足,制约了技术水平的提升。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3、市场机制不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不完整,市场机制不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非法转移、倾倒废弃物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
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路径探析
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
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3、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培育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源化利用产品市场竞争力。
4、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废弃物等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推广先进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先进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6、增强公众意识,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化利用,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推广先进模式和增强公众意识等措施,有望提高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