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涵盖法治意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方面。内涵包括正确价值观、道德规范、法治观念等。培养策略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多样化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本文目录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1、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指个体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中的道德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诚信、友善、公正、尊重等。
(2)道德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关爱、责任感等。
(3)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守时、守纪、助人为乐等。
2、法治素养
法治素养是指个体在法治观念、法治情感、法治行为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中的法治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2)法治情感:培养对法治的尊重和信仰,增强法治意识。
(3)法治行为: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家庭教育
(1)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2)家长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庭法治教育,培养孩子的法治素养。
2、学校教育
(1)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系统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道德故事会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组织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社会实践
(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法治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素养。
4、媒体宣传
(1)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道德与法治知识。
(2)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提高社会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
(3)鼓励家长、教师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和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可以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标签: #道德法治核心素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