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旨在全面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巩固国家网络安全。此举旨在提升数据保护力度,确保数据安全,为国家网络安全防线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目录导读:
我国正式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合理利用。《办法》共分为六章,包括总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处理、安全保护、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将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明确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各级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数据分类分级
《办法》将数据分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和其他数据四大类,并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和敏感程度进行分级,公共数据包括政府数据、社会数据等,企业数据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合作伙伴数据等,个人数据包括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等。
数据处理
《办法》对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数据处理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取得数据,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数据;二是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安全;三是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安全保护
《办法》强调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数据处理者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1、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存储、传输和加工;
2、采取物理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篡改、泄露、破坏;
3、采取管理措施,加强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
4、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监督检查
《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督检查的职责分工,要求各级网信部门依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数据处理者是否依法取得数据;
2、数据处理者是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3、数据处理者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4、数据处理者是否及时报告和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法律责任
《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数据处理者、数据收集者、数据使用者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