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包含41条,旨在强化数据安全,构建数字时代安全防线。该条例解读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本文目录导读:
条例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泄露、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共41条,涵盖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下为部分条例内容的解读:
1、数据分类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条例规定,网络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并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等指标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数据收集、使用和存储
条例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存储的目的、范围、方式和期限,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收集、使用和存储与目的无关的数据。
3、数据安全评估
条例规定,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数据安全风险、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等,评估结果应当作为数据处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条例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处置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跨境传输
条例规定,网络数据处理者进行数据跨境传输,应当符合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涉及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的跨境传输,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
6、数据安全监管
条例明确,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网络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网络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网络数据安全监管工作。
7、法律责任
条例规定,网络数据处理者违反条例规定,造成数据安全事件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意义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于加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条例明确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措施,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条例强化了网络数据处理者的责任,有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促进网络数据健康发展,条例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推动网络数据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数字时代,我们要共同努力,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数据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