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涵盖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设施质量,优化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目录导读: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全面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展望未来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5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民航机场总数达241个。
(2)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0.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45.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5G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光纤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全国5G基站累计建成超过60万个,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超过80%。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6亿人,高等教育在校生3695万人。
(2)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万个,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14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9.5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亿人。
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展望
1、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提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水平。
2、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高效化。
3、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走出去”,提升我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话语权。
我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评论列表